?近期,一塊萬斤和田白玉王運至北京豐臺福泰玉莊,引起珠寶玉石界、
此和田白玉長217cm,厚153cm,高156cm,重10970斤,而且是一塊山流水料。玉體因水流沖刷凸顯圓潤,因長年氧化,隱約一層絲網狀金黃色表皮,通體溫潤、潔白的玉肉一覽無余。
玉石界的稱,這塊和田白玉的珍貴在于它的稀缺性和單獨性。玉屬于難以復制、不可再生的珍稀資源。物以稀為貴,況且是產量逐年遞減的和田白玉,更是珍品中的珍品。此和田白玉不但具備這些特性,還擁有著碩大的體型,這更是堪稱優(yōu)先的獨特優(yōu)勢。此必定成為大家眼中難得一見、具有收藏價值的孤品、絕品。
體型碩大,玉質上佳的和田白玉,自古視為珍品國寶。在歷史上重量大于200斤的白玉寥寥可數(shù)。解放前多作為珍寶進獻給宮廷,解放后則由指定揚州玉器廠等實力雄厚的玉雕廠家雕琢為國寶,由收藏。據(jù)史料記載:清代的宮藏大型玉雕國寶“秋山行旅”山子、“會昌九老圖”山子、“九龍甕”、“云龍玉甕”等,單體重的也難達6000斤。僅有“大禹治水圖”玉山子原石總重量為10700斤,且為和田青白玉。解放后發(fā)現(xiàn)開采的較大和田白玉有:1976年所采的356斤的白玉作為珍品送至了紀念堂;1980年所采的944斤的白玉,由揚州玉雕廠琢成“大千佛國圖”玉山子,獲珍品金杯獎,時間久收藏工藝美術館。
眾所周知,視玉為寶,“國”字中間即為“玉”。中華兒女愛玉之情已融入心靈。君子比德于玉焉,君子向玉求德,品德如玉是愛玉之人的很高追求。
王振緒是玉商福泰玉莊的第四代傳人,他愛玉、珍玉、崇玉,以弘揚中華玉文化為己任,玉悟人生以玉交友樂此不彼,被眾多好友戲稱為“玉癡”。王振緒將珍藏多年的萬斤和田白玉王呵護面世,緣于即將在京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園林博覽會,他正著手在園博會上全力打造一座內涵全面的玉文化博覽館,與愛玉友人、文人墨客共賞玉之美,同悟玉之德!